在使用脫粒機時要勤觀察、勤保養、勤檢查,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,才能達到高效、優質、低耗、安全。
1.安全使用
⑴使用前一定要全面檢查,并作必要的修理
秋收收割前,需對脫粒機進行認真檢查、修理,查看螺栓是否松動、 紋桿是否完好、傳動部件等是否有問題及電線有無破損。找出不安全因素并加以排除,切不可帶“病”運轉。
⑵不能隨意增大電動機功率或超負荷工作
脫粒用電動機損壞需要更換時,要購買相同功率的電動機,使用大功率電動機很容易出安全事故。
⑶不能隨意移動和安裝
脫粒機移動與安裝,均需由熟練的專業技術人員操作,不可自己動手。移動電動脫粒機時,必須先關掉電源,絕緣電線不可在地面拖拉,以防磨破絕緣層,造成漏電傷人。
⑷安全裝置必須齊全
脫粒機及其動力機上的安全裝置,不能缺少。如傳動帶一定要有安全防護罩,電動機一定要接地線等,以確保人身安全。
⑸參加脫粒的人員要相對固定
使用脫粒機的人,應懂得機械操作和安全知識,要有實踐經驗。切忌年老體弱者上機操作, 否則很容易發生事故。
⑹脫粒時作物喂入要均勻
脫粒機脫粒時,應注意均勻喂入,喂入量要適當,不可將秸稈成捆喂入,更不能將夾雜的異物與秸稈一起喂入,否則易損壞機件和傷害人身。 人的手臂不能伸進喂料口, 以防被高速旋轉的紋桿打傷, 甚至打斷手臂。
⑺參加脫粒的人數要適當
脫粒人員并非越多越好,人多了,不僅浪費人力,也容易引發意想不到的事故。同時脫粒場所要禁止小孩進入玩耍。
⑻防止連續作業時間過長
秋收季節脫粒時,連續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工作5~6h后,要停機休息, 并對脫粒機及其動力機進行安全檢查, 使人得到休息、機械得到保養。
⑼不能使用自制或淘汰的脫粒機
有人為節省開支,自制脫粒機或使用淘汰的舊脫粒機。這類脫粒機械與經過嚴格檢驗后出廠的脫粒機相比,安全性能很差,故不能使用。
⑽作業后保管
當脫粒作業結束,脫粒機不再使用時,應對脫粒機作全面擦洗,置于室內保管,不能扔在地頭、場邊,任憑風吹雨淋,使機件銹蝕、損壞,留下不安全隱患。
2.常見故障原因
⑴脫粒不凈
主要是因喂入量不均,谷物水分較多,脫粒間隙大或滾筒轉速過低等。
⑵谷粒破碎
主要是因脫粒間隙過小或滾筒轉速過高造成;喂入谷物不均或谷物過干過濕。
⑶分離不凈
主要是因風量不足或風向不對, 脫粒機篩孔損壞或其間隙過大,谷物太濕,不易吹掉雜草莖稈。
⑷滾筒堵塞
主要是谷物太濕且又喂入量過大,滾筒轉速太低或滾筒齒稈破損等造成纏草所致。此外,動力不足或電壓過低也會造成滾筒堵塞。
3.故障排除
⑴試探法
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,用試探法調整、拆卸、更換部分零件,觀察故障征象的變化情況,以便“對癥下藥”。如脫粒不凈,可調整風量,改變篩孔大小(主要指機動脫粒機)。
⑵反證法
當懷疑某部分有問題而不能肯定時,可改變其工作條件和狀況,觀察故障征象的變化情況。
如脫粒滾筒堵塞,若谷物過濕或喂入過大,可減少喂入量,再查看故障變化情況,從而確定判斷是否正確。
⑶換件法
如果對某零件有疑問,可用好的零件更換代替,比較前后征象的變化,以確定故障發生的部位。
|